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更大的原因是:对抑郁症知识的缺乏。
生活中,很多人对抑郁症并没有清晰地概念,也没有了解到抑郁症的危害,即使一些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也很少会往抑郁症这方面想,有些即使被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确诊为抑郁症,作为父母也不会太去在意,因为他们不知道抑郁症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就像,面对一条毒蛇,你不知道它是毒蛇,你就以为和平时见得蛇一样是无毒的,即使它咬了你一口,你也不会在意或者着急去医院,因为你不知道它是毒蛇、不了解它的毒性。如果,你知道这条蛇是剧毒,那么你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医院,去注射对应血清。
同样道理,如果父母了解、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和人的躯体疾病一样,是正常的疾病,那么就会去重视,即使不重视,至少可以把抑郁症当成一种病来看待,而不是我们说的“作”、“矫情”这些表现。
如果,父母在认知当中把抑郁症当成了病,那么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就知道孩子是病了,是需要照顾和关怀的,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健康人来说“矫情”。
即使,父母认为这个病再怎么丢人、再怎么让自己没有“面子”,和孩子的健康相比来说,我相信父母更倾向于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认为,一些父母不认真对待子女的抑郁症的最大根源在于:对心理知识的不了解、对抑郁症的不了解。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也不是没钱治疗的问题,因为对待子女的抑郁症的态度是和金钱无关的,没钱可以不去医院或者找心理咨询师治疗,但并不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陪伴。
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5亿人患有抑郁问题,其中,中国既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抑郁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接近9000万人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区别只在于:北欧人会吃药,中国人选择忽视或者硬撑。我们始终没有正视抑郁症。
中国为什么不把抑郁症当一回事?
“我一定会表现像正常人一样,发病的时候躲在角落,不然你们认为我们是‘矫情’。放心把,我一定不让你们发现我得了抑郁症。”
在国内近几十年来,抑郁症的历史非常复杂,在从前的认知上,和精神、心理、情绪有关的疾病是不存在的,人们甚至无法理解除了身体的病症,心理也会生病。外来物精神病学受到强烈的质疑,而且,精神疾病被看做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中国人只会把自己的情绪埋藏、否认和忽略。因此,父母那一代人只知道自己身体病痛症状如失眠、头痛、腰痛等,将其托付于民间流传和传统疗法,甚至会将其妖魔神化,求神拜佛乞求好转。他们并不会直接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情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认知鸿沟已经无法跨越了。除了抑郁症之外,很多需求、情绪表达、纠正辩论是不存在的,上一辈的他们只在乎是否被尊重和被孝敬,而这些遵从的表现就是“永远顺他们的意”。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和社会背景,他们对辈分、对孝顺的理解,集体与个人界限的理解、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难以改变,这使得他们难以和下一代人顺畅交流,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的情绪表达方式。
于是,我们很不幸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内心的不接纳。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越抗拒,越逃避,离幸福感越远,心理的感受越差。接纳事实和缓释情绪,是心理问题的解药。
加入父母那一代人有人得抑郁症,爷爷奶奶辈肯定会更加不理解他们,为他们贴上各种各样负面的标签:窝囊、内向、不会说话、不工作不干活……
现在的父母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对待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让他们感受幸福。因为代际传递,不反思,不成长,下一代还会受到同样的痛苦。
详见微信@杨靖心理《为什么中国人一谈抑郁症就色变,尤其是听到子女时?》
yj-stu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