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华林山满城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南北宽、东西窄的长方形城堡,占地面积约420亩,城垣周长1271米。华林山满城为生土版筑结构,城墙高4—5米,墙基宽近7米,顶部宽近4米。满城原有的4座城门,城堡四角上的角墩,1200多间营房,衙署141间都已被拆除或毁坏,不见遗迹。依山势由北向南慢坡而上,里面还建有城隍庙,关帝庙等。
该城修建 200年来,不同时期,曾发生过以下事件: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至十年(公元1871年),甘肃河州、东乡的回、撒拉族人民发动了一次历时较长的反清斗争,当时督标右营军驻守在华林山城内,多次镇压起义人民。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省陆军第一师第一旅长李长清发动的突袭第二旅长黄得贵的事件中,双方军队在华林山城内外进行过激烈战争。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华林山城内曾住过当时因甘肃大旱而逃荒来的大批难民,病饿而死者甚。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省第七师师长雷中田等崔发动了扣押马鸿宾(当时省政府主席)的事件,双方军队世曾在华林山城内外进行过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前几年,“甘肃省师管区司令部”曾在华林山城内收住过大批由各地征(抓)来的壮丁,病饿折磨而死者也很多。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至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当时设立在下西园的“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现兰州医学院前身),曾利用华林山城内庙宇、屋舍举办了大专班和中专班,培养了一些大中专医师(士)。
如今,在兰州市民心中,华林山是一个殡仪馆的代名词。人们自叹年老的时候,总会说一声“快上华林山了”。嘴里说起它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慨叹又有些恐惧,因为那里是兰州市区唯一的火葬场,还有一座烈士陵园。坐车或步行路过上华林山的马路口,总会看见几个小摊,摆着祭奠用的纸钱;行走在华林山陡而曲折的马路上,不时还会碰上挂着黄色和黑色花带的送葬车。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