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猪后腿肉、生姜、花椒、桂皮、八角、茴香、冰糖、生抽、料酒、盐
1、猪后腿肉洗干净切成小丁,瘦肉和肥肉分开放备用。调料也都准备好备用。
2、炒锅中小火烧热,放入冰糖炒至融化。
3、冰糖溶化后倒入切好的肥肉丁儿翻炒均匀。
4、肥肉不断翻炒至基本上把猪油榨干为止(中小火炒)。
5、然后倒入切好的瘦肉丁儿翻炒。
6、加入少许盐翻炒均匀。
7、再倒入适量生抽和料酒继续翻炒均匀。
8、再继续加入李锦记秘制红烧汁翻炒均匀。
9、加入适量清水,水要把肉全部淹没。
10、把除辣椒以外的料都装进这种铁盒里。
11、然后把辣椒,姜片,和刚才装好的调料铁盒放入锅内。
12、盖上锅盖大火煮开,转中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
13、半小时后打开锅盖如果水已经剩下一点了,就再加少许水继续煮。
14、一小时后打开锅盖,锅内的水已经基本煮干就可以出锅了,自己也可以尝一下肉的软硬程度,如果还有点硬就再加少许水继续煮一会儿就好。
扩展资料: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首先将白萝卜切成薄片,下开水中汆过,捞出晾凉。然后在炒锅中倒少许清油,待油热后将晾凉的白萝卜倒入锅中翻炒,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高汤(鸡汤或者猪肉汤均可),两三分钟后将炖好的白萝卜盛在暖锅中。
在暖锅中放入切好的豆腐片、肉丸子、酥肉、粉条、白菜、木耳、黄花菜、蘑菇等。这些配料在暖锅中集中码好后,在其上面有序摆放切好的肉片(肉片的做法是:带皮猪肉煮八成熟时捞出,下油锅煎炸,待肉皮颜色变化后,捞出在肉皮上涂抹糖稀,然后再用先前的肉汤煮熟。
这样煮出的肉肉皮金黄,即使肥肉也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炖好的鸡肉、牛肉等。然后再倒入一些高汤,让肉汤略微盖过肉片。此时就可以盖好暖锅的铜盖。在暖锅中心的火炉中放入燃烧的木炭(如无木炭,煤炭亦可),将暖锅放在风箱旁,使劲地拉风箱,不一会儿暖锅中肉汤就沸腾了,这时揭开锅盖再撒上蒜苗丝,熬煮的香味扑鼻而来,全家人围坐一圈就可开吃了。
1、准备材料:牛肉片、干香菇、金针菇、胡萝卜、生菜、鹌鹑蛋、牛肉丸子、豆腐泡、虾、盐、鸡精、葱段、姜片、白胡椒粉。
2、干香菇提前用水泡发。
3、牛肉片和虾提前解冻。
4、金针菇去根,洗净切两段,熟鹌鹑蛋剥壳,胡萝卜切片,生菜洗净,准备好豆腐泡和牛肉丸子。
5、把准备好的材料码在锅里。
6、加入泡香菇的水,大火煮开,小火炖20分钟即可。
用料:糯米500g,五花肉200g,白糖30g,红豆沙100g,姜1块,葱1段,红枣3个,枸杞15粒。
做法:
1.糯米浸泡12小时,五花肉加入葱段和姜片煮至熟透,上锅烧开水,倒入糯米,搅拌一下,煮至糯米5成熟。
2.捞出沥干汤汁备用,五花肉切成连刀片, 越薄越好,装盘待用,取一肉片加入红豆沙,铺在碗里。
3.糯米里倒入白糖,搅拌均匀,铺在肉片上,铺满整碗,装饰上红枣和枸杞,四周都装饰上。
4.烧开水,放入蒸笼,中火慢蒸2个小时以上,一道美味的夹沙肉就做好了。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