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477年在中国马鞍开始广为流传。阿瓦尔人将中国的马鞍带到了欧洲;580年的拜占庭皇帝莫里斯写的军事手册里面是欧洲第一次提到马鞍的记录。
公元前700-800年的亚述最早使用马鞍的,但仅仅是系在马身上的一块布料;公元前300年左右的萨尔马提亚人发明了加上了胸革带和肚带的皮制马鞍;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马鞍出现了皮制的带子,但距离马镫还差点;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很有可能是发明了最早的马镫,最早的证据是公元后302年晋朝的一座坟墓里面。
扩展资料:
马鞍是马具之一,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马鞍也是蒙族人代表胜利的象征。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秦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
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而对于骑兵来讲非常重要的马具,其最关键的马鞍和马镫在两汉时代、尤其是西汉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
评论列表 (0条)